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李仪祉

李仪祉

关键词:著名水利学家,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创始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陕西省水利局局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jingy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259

    已有-1网友参与纠错


         李仪祉(1882—1938),原名李协,字宜之,后以仪祉行。陕西省蒲城县人。著名水利学家,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创始人。出身农民家庭,父亲李桐轩,伯父李仲特都是关中知名的进步学者。幼年随父亲和伯父学习,1898年在同州府考试中获第一名秀才,后入崇实书院和关中学堂就读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,随即赴德国留学,先后入柏林大学工学院、但泽大学学习铁路土木工程和水利。1915年春回国,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学府——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(今河海大学前身),任教务长,一度主持校务。后相继担任西北大学校长,北京大学,同济大学,中山大学,交通大学教授,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主任,陕西省水利局局长,教育厅,建设厅厅长,上海港务局局长,华北水利委员会主席,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,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,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,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兼总工程师,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等职。一生在中国水利事业上成就是巨大的,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治黄导淮和兴修关中八惠渠,在科学史上留下丰富的宝贵遗产,为所在地区人民群众创造了重要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,影响十分深远。

       在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期间,对陕西省自公元前1136年到公元1912年发生的灾害做了一次详尽调查,发现陕西每隔十年必遇一次严重旱灾,为了根治灾害,保障人民生活,他下决心修建关中地区的灌溉工程,首当其冲要为渭河北岸平原这个全省棉麦主产地修渠引水。当他决定兴建泾惠渠后,从1927年起亲赴京、津、沪、宁等地,奔走呼号,希望能筹到一笔修建经费,但当时一些官僚政客却讥讽他“发狂”。说引泾计划只能是“画饼充饥”。他毫不气馁,迎难而上,三进北平,两下南京,继续四处奔波,争取各方面的支持。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首先拨款予以支持,于右任也积极协助筹款,美国檀香山华侨和华洋义赈会也都踊跃捐款资助,终使泾惠渠工程于1930年动工兴建。当时正值大灾过后,瘟疫在关中地区流行,建筑材料奇缺,引泾工程困难很多,因此倡导就地取材,拆庙宇,收碑石。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不少乡绅的反对,他们一面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拦拆庙修渠,另一方面向陕西省当局告状,使工程无法进行。李仪祉亲自用纸浆泥制作了一个引泾工程大模型,让人抬到县政府大堂上,让乡绅和群众观看,并讲述修建泾惠渠的好处,他说:“我是陕西人,我没有二心,决不会把水利变成水害,坑害百姓。要是咱们早能把渠修成浇地,哪会有死尸遍地的民国十八年大旱的悲惨景象!”一席话使反对者无言以对,周围群众亦心悦诚服。于是工程重新开始。施工过程中,他经常深入工地,具体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施工。经过5年努力,泾惠渠终于在1935年冬全部完工,渠道全长270公里,能够灌溉泾阳、三原、高陵、临潼、礼泉等5县69余万亩农田。后半生主要奔波于省内各地,对各主要河流进行全面勘查、规划。先后亲自设计或指导建设洛惠渠、渭惠渠、黑惠渠、沣惠渠、漆惠渠、灞惠渠等,同泾惠渠合称“关中八惠渠”。这些渠道在设计、修建中继承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优良传统,而且更广泛地应用了近代西方的水利科学技术,从而奠定了陕西具有现代水平的灌溉工程基础。“关中八惠渠”成为中国北方水利工程之冠而闻名海内外,大大促进了陕西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。灌区受益群众亲切地称他为“活龙王”。1938年,因长期劳累,病危不治,弥留之际还挂念渭惠渠大坝抢修工作,3月8日逝世,终年57岁。国民政府发布命令,“着行政院转饬陕西省政府举行公葬,考试院转饬铨叙部从优仪恤,将生平事迹存备,宣付史馆,以彰邃学,而资矜式”。灌区很多人家闻讯后哭声一片。根据他的遗愿和灌区人民的要求,遗体安葬在泾阳县王桥镇大章桥村西南泾惠渠上游总干渠畔,送葬之日 ,泾阳及三原、高陵等县赶来参加葬礼的群众达5000余人。平生著述极多,学术论著计270余篇(部),1956年台湾出版了《李仪祉全集》。为了纪念他的功绩,故乡蒲城县设立了“仪祉纪念小学校”,后期主要工作地方泾阳县设立了“仪祉农业学园”,建国后更名为“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”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-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